中交筑巢引凤上海华新三大产业载体激活长三角智造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7 15:14: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蓝图下,上海青浦区华新镇正崛起为数字智造与科创产业的新高地。中交城投深耕于此,布局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一期、二期以及华新·中交凤栖科创港三大标杆项目,以“以城兴产、以产兴城”的发展理念,构建“智造+科创”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位一体布局,构筑绿色产业发展新矩阵
中交城投在上海青浦区华新镇精准落子三大产业项目,以差异化定位与协同化布局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其中,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一期作为“先手棋”,占地31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以容积率2.0的“工业上楼”设计打造8栋花园式独栋与高层厂房,创下拿地至竣备仅9个月的“青浦速度”,目前项目已全面运营,更成为上海首个斩获2025年“克而瑞・全国特色主题园区”称号的产业载体。紧随其后的数字智造港二期,占地33亩、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规划10栋建筑,含2栋研发办公楼与8栋工业高层厂房,未来将成为区域数字智造产业集聚的“核心引擎”。此外,建设中的华新・中交凤栖科创港,占地面积45.88亩,作为凤溪城中村改造核心产业载体,以科研设计用地属性涵盖办公、商业及地下停车场等多元业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科创领域,与数字智造港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产业闭环,为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协作平台。

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一期

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二期
产品打造上,三个项目采用“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少支撑快装”新型理念,深度融合“毫米级”精度控制与绿色低碳要求,不仅将建设周期缩短50%,更利用屋顶布置分布式光伏,光伏安装面积约4208平方米,年平均发电量约70万度,后续可满足园区部分用电需求。深度践行“提质增效、节能减耗”理念,真正达成“质量与速度并举、效益与环保共赢”的产业空间解决方案。

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一期光伏板
全链服务赋能,打造企业成长沃土
中交城投依托央企资源优势,为所建设运营的园区企业构建全周期成长支撑体系。其中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一期已成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搬迁入驻,其中包括荧飒光学等行业优质代表。整体入驻企业中70%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为专精特新企业,形成高质量产业集聚效应。

荧飒光学搬迁入驻
针对荧飒光学在光学研发与生产环节的核心需求,园区提供了定制化服务支持:空间层面适配其精密生产与研发场景,保障高标准作业环境;政策申报方面,协助企业对接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扶持政策,简化申报流程;产业链对接上,依托中交央企资源网络,后期可为企业链接上下游供应链伙伴与技术合作平台等服务,确保企业快速投产运营。园区可为企业提供的政策申报、产业链对接、政企沟通等定制化服务可大幅缩短企业落地周期,既交付高品质物理空间,更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完善服务生态。

荧飒光学生产线
产城深度融合,赋能区域能级跃升
随着三大产业项目的落地,中交城投正通过产城融合实践重塑华新镇的产业格局与城市面貌。作为华新镇“六位一体”枢纽强镇建设的核心支撑,中交城投打造的产业载体不仅推动了数字物流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主导产业集聚,更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在城市更新层面,建设中的华新·中交凤栖科创港项目联动凤溪城中村改造,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提升的双向赋能,助力青浦打造上海城市更新典范。
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支点,中交城投以央企担当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搭建升级赋能平台,为企业注入成长活力,为区域激活发展潜能。上海华新三大产业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后,将成为上海西部乃至长三角区域产业转型标杆、新质生产力集聚高地,奏响“产城共生、政企共赢”的发展强音。这是央企引领产业革新、驱动迭代跃升的有力举措,以产业赋能激活区域经济活力,助力绘就新时代产业勃兴的繁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