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区精准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聚力守护濒危物种湘华鲮

发布时间:2025-11-19 09:40: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新路径,汇聚各方力量,精心保护沅江流域濒危物种湘华鲮。特别是在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上,该区“保护湘华鲮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佳案例之一,在活动中精彩亮相。

图为洪江区的生态美景

一、精准施策,筑牢湘华鲮保护网。作为湖南省特有珍稀鱼类,湘华鲮对水质等生存条件要求特别高。为此,洪江区针对湘华鲮特殊的生态环境要求,精准采取举措,不断筑牢湘华鲮的保护网。一是将湘华鲮的繁衍水域及周边区域纳入全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优先保护范围,严格遵循“生态优先、精准科学”的管控原则,并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水域岸线保护布局,推进周边植被修复与生态缓冲带建设,提升湘华鲮栖息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二是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硬性约束,围绕湘华鲮生存繁殖的核心需求,定期开展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同步加大非法捕捞、违规采砂等行为的巡查打击力度,筑牢水域生态安全防线。其中,对园区企业推行“一企一管”污水收集改造,杜绝工业污水直排;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33个排口确认‌,纳入“一口一策”整治清单的‌8个排口‌已分阶段完成整治销号‌。三是洪江人民检察院和洪江人民法院对沅水流域洪江区水段的濒危珍稀鱼类湘华鲮联合发布《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非法捕捞、排污、采砂等危害行为,将生态保护从个案打击延伸至源头预防,以法律刚性为湘华鲮织就了一张生存保护网。

图为湘华鲮人工保育基地

二、科技赋能,攻克湘华鲮繁育关。湘华鲮之所以珍贵稀少,不仅是因为它对水生环境要求高,还在于它的洄游产卵繁殖通道被一座座拦河电站阻断,并且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高。为此,自2006年起,洪江区就将湘华鲮的繁育工作列为全区重点工作和科技攻坚项目。一方面,邀请湖南省水产科研所等科研单位50多位水产科技人员联合开展湘华鲮驯养繁育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在沅江流域洪江电站库区建立湘华鲮人工保育基地与沅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抢救性保护湘华鲮物种资源。专家们历时10多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攻克湘华鲮子一代的人工养殖和亲本培育技术,随后又陆续解决了湘华鲮成鱼饲料驯化和湘华鲮稚鱼池塘网箱驯化等难题,成功实现了湘华鲮全人工繁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的目标。目前,湘华鲮人工保育基地每年繁育鱼苗能力达到2000万尾。

图为专家培育湘华鲮

三、凝心聚力,守护湘华鲮生命线。沅江流域的湘华鲮能够从濒临灭绝到绝处逢生,与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社会民间组织的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分不开。一是洪江区根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有关要求,将工业园区纳入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与资源利用上线,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和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工业废水、废气、固废的集中治理与达标管控。洪江区境内国控断面、省控断面、饮用水水源Ⅱ类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为100%,湘华鲮水生态环境得到悉心呵护。二是洪江区依托区、乡、村“三级河长”联动机制,建立“日常监测+动态巡查”一体化管理模式,近年来累计开展水质监测、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以及巡河‌1600余次‌,实时掌握湘华鲮种群数量与栖息环境变化。三是为了让濒临灭绝的湘华鲮重归母亲河,洪江区每年都会开展湘华鲮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截至目前,向沅江流域累计放流湘华鲮苗种超过1亿尾。四是‌发动全民参与,广泛开展“环保世纪行”“保护母亲河”等志愿者活动,其中注册“河小青”志愿者达‌400余人‌,累计开展巡河护水、垃圾清理等志愿活动100余次‌‌。

下阶段,洪江区持续深入实践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进一步推进辖区内水生物栖息地保护修复,全面保护湘华鲮等水生生物资源,着力绘就生态和谐发展新图景。(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洪江区分局:段水萍)

图为阳光下美丽的湘华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