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海都医院举办第十期学科能力提升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11-19 09:40: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日前,南安市海都医院在行政楼5楼会议室举办了第十期学科能力提升大讲堂。本期大讲堂由放射科洪鸿图副院长主持,十病区(呼吸内科)黄哲栋主治医师和放射科陈智勇医师带来病例分享,急诊科郑金宝副主任医师和十病区刘岳华主治医师共同对病例进行点评,检验科陈小娇检验技师带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学习成果分享,院领导及各临床科室骨干参加。
此次活动中的病例,详细阐述了HRCT(高分辨率CT)在炎症、穿孔、梗阻等急腹症中的精准评估价值,展示了其在病灶定位、并发症判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临床快速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哲栋主治医师以“一例气胸患者的治疗反思”为题,分享了21岁,女性,反复气胸患者的诊疗全过程,深入剖析了诊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决策思路,并结合国内外指南,探讨了难治性气胸的优化治疗策略,引发全场热烈讨论。
郑金宝副主任医师和刘岳华主治医师分别对病例展开深度点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的诊疗建议,为临床诊疗提供多元思考方向。
陈小娇检验技师围绕血细胞形态显微镜手工分类、异常标本处理及临床应用,通过多个典型病例,详细介绍了细胞形态学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贫血类型判断、出血原因排查中的重要作用,重点讲解了危急值识别与血液系统重症预警的关键要点,为基层检验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考。
学科发展委员会占平云主任结合医院学科建设规划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持续强化“疑难复杂病例复盘”意识,将临床病例讨论作为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复盘-反思-优化”的闭环,不断减少诊疗偏差,提高专科救治能力;二是要深化多学科协作机制,此次病例点评中多科室视角的碰撞,正是多学科协作的生动体现,未来需进一步打破科室壁垒,针对复杂病例建立常态化MDT多学科会诊机制;三是要重视进修成果转化,鼓励外出进修人员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院内实际结合,推动技术落地与服务能力升级。(南安市海都医院:吕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