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仍点赞!原阳县人民法院班建豪用专业与温度圈粉当事人
发布时间:2025-11-19 09:40: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即便选择上诉,也由衷敬佩你的专业与担当!”在原阳县人民法院的电子诉讼平台上,一则来自当事人委托律师的留言,为法官助理班建豪的工作写下了生动注脚。这背后,是一起因口头约定引发的理财纠纷,更是一场司法工作者用坚守还原真相、用担当守护公正、用温情化解矛盾的履职实践。
口头约定引发的理财纠纷
回溯案件始末,从案情的扑朔迷离到真相的逐渐清晰,班建豪的专业与耐心贯穿始终。
2022年5月,一次朋友间的约定,让叶某与孙某的人生轨迹因“理财”交织。双方口头约定,由叶某提供个人证券账户及资金,孙某凭借自身经验负责股票操作,盈利按五五比例分成,亏损则由孙某全额兜底。这份基于信任的口头协议,起初迎来了“开门红”——2022年6月至8月间,账户先后三次盈利,累计达65716.4元,叶某也依约向孙某支付了相应分红,合作氛围一度十分融洽。
然而,资本市场的波谲云诡远超预期。自2022年下半年起,股市行情急转直下,叶某的证券账户亏损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6月9日,账户累计亏损已达134393.47元。此时,叶某想到了当初“亏损兜底”的约定,多次与孙某沟通赔偿事宜,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孙某辩称,双方并无书面协议,所谓“兜底”仅是朋友间的口头安慰,并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自己仅同意承担3.5万元亏损,而非全部。
信任崩塌之下,协商无果的叶某一纸诉状将孙某诉至原阳县人民法院,要求其支付全部亏损134393.47元及相应利息,一场因口头约定引发的理财纠纷就此拉开序幕。
迷雾重重:口头协议的举证难题
案件移送至法官叶维娜团队后,法官助理班建豪第一时间接手案件材料。翻阅卷宗时他发现,这起案件的核心难点的在于“证据”——双方无书面委托理财合同,关于“亏损兜底”的约定仅为口头表述,如何还原约定真相、界定责任范围,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
“没有书面协议,不代表约定不存在;口头约定的模糊性,更需要通过细节证据来印证。”班建豪没有丝毫懈怠,他将案件焦点锁定在“约定真实性”与“亏损金额准确性”两大核心上。一方面,他逐页梳理双方近百条微信聊天记录,从日常沟通的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发现孙某在聊天中曾多次提及“赔付肯定不会不管”“年底解决那3.5万的事”等表述,间接印证了“部分兜底”的约定;另一方面,他仔细核对中国银河证券提供的客户对账单,逐一核实每一笔交易记录,精准核算出账户盈利、亏损的具体金额,确保案件事实有迹可循、数据准确无误。
为了进一步查清案情,班建豪还协助法官叶维娜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与质证。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叶某坚持“全额兜底”的约定,孙某则否认书面协议的存在,庭审一度陷入僵局。此时,班建豪凭借前期梳理的证据链,条理清晰地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口头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有充分证据佐证。结合聊天记录与交易凭证,现有证据仅能证明被告承诺承担3.5万元亏损,原告主张的全额兜底缺乏有效证据支持。”他的话语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让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公正裁判: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之道
经过细致的证据梳理、多次的沟通调解与严谨的法律论证,原阳县法院综合全案事实与证据,依法作出判决:被告孙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叶某3.5万元及相应利息,驳回叶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作出后,原告叶某对结果持有异议,情绪较为激动。在法官安排下,班建豪主动承担起判后答疑工作。他没有机械地宣读法律条文,而是拿着梳理好的证据清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口头协议虽受法律保护,但需有充分证据佐证。现有证据仅能证明被告承诺承担3.5万元亏损,‘全额兜底’的主张缺乏有效证据支持,法院的判决是基于事实和法律作出的公正认定。”
细致的答疑、温和的态度,不仅解答了当事人的法律困惑,更缓解了其对立情绪。即便叶某最终选择上诉,也忍不住委托律师在电子诉讼平台为班建豪留言点赞:“感谢班法官助理!审理前热心沟通,畅通诉讼渠道;审理中精准把握重点,条理清晰;审理后耐心答疑,用专业知识帮我理清思路。虽然我选择上诉,但班法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真的让人敬佩!”
该案经过二审,依法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这份终审判决,不仅彰显了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更印证了班建豪在一审审理过程中的专业判断与严谨态度。

初心如磐:平凡岗位上的司法坚守
“法官助理的工作,看似是辅助性的,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案件的公正审理,关乎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班建豪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案件无大小,每一起案件都承载着当事人的期盼,唯有以匠心对待每一份证据、以耐心倾听每一次诉求、以公心对待每一方当事人,才能让司法公正真正落地生根。
从梳理卷宗、核对证据到组织调解、判后答疑,班建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他深知,很多当事人缺乏专业法律知识,面对复杂的诉讼程序往往感到迷茫无助。因此,在与当事人沟通时,他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规定,用温和耐心的态度化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这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圆满审结,只是班建豪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原阳县人民法院,像他这样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干警还有很多,他们以法为器、以民为本,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底线,用真诚与热忱传递着司法的温度。正如班建豪所说:“每一次当事人的认可,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我会始终坚守司法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温暖。”
(原阳县人民法院:关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