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吨连桥精准提升背后:中联重科以科技创新重塑建筑工程建造范式

发布时间:2025-11-21 14:22: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当今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项目高效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建八局承建的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项目,以BIM技术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大体量重型钢结构厂房的新路径,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一、项目背景:直面传统施工难题

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项目位于中联重科智慧城园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项目以“绿色山脉”为设计理念,将连绵起伏的群山形象融入建筑形态,通过流动的线条和自然绿化区,模糊建筑与自然的边界,打造出一座兼具生态美感与科技感的城市地标。

针对项目体量大、工期短、场地条件复杂的工程挑战,需要采用系统性、多角度的解决方案,结合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

二、技术解析:多维度创新突破传统

(一)设计理念革新

通过“设计优化减少作业量、资源动态调度保进度、技术创新提效率、风险预案控不确定性”的组合策略,在复杂条件下实现大体量项目的快速交付。“超前策划、弹性响应、技术赋能”,确保在有限时间内高效整合多方资源,化解场地制约。

项目团队结合BIM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多维度推演分析,选择最合理的施工顺序,识别关键路径任务,集中资源优先完成;非关键任务采用并行作业,穿插施工。

(二)中联重科 4#连桥施工:创新方案破解复杂难题,精准技术保障重型工程落地

面对 4#连桥场地高差大、地下管线交错的复杂施工条件,中联重科项目团队跳出传统施工思维,创新采用“分段吊装 +分区累计提升”方案,为大体量重型钢结构施工提供高效解法。

该连桥提升工程整体划分为三个施工分区,总提升重量高达 2500吨,每个分区通过两次累计提升实现精准就位。在首次提升作业中,团队便顺利完成 1500吨重物的提升任务,提升高度达 15米,涉及 13个关键提升点位与 26个高空焊接对接口,全程精准可控。

为确保施工精度,团队提前运用施工仿真技术对作业流程进行推演,并结合实时精准测量,严格把控桁架结构的预偏值与起拱精度,不仅规避了复杂场地带来的施工风险,更为后续工程推进筑牢了技术基础,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攻克重型工程施工难题中的核心价值。

三、成效显著:安全、效率与效益的全面提升

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项目BIM技术的成功应用,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能建筑工程的强大力量。它不仅解决了大体量重型钢结构厂房施工的重难点问题,还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推动建筑行业在新能源、新业态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