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1-21 14:54: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截至2025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运送货物1170万标箱,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全境。临近年终,中欧班列亮出的成绩单,不仅是自身发展壮大的生动注脚,更是亚欧大陆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结出的硕果。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钢铁驼队”奏响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乐章。

中欧班列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压舱石”。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传统海运物流受阻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凭借其分段运输、不涉及海洋、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独特优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品等运往欧洲,同时将欧洲的汽车配件、木材、葡萄酒等优质商品带回中国,为沿线各国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物流通道,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与稳定,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中欧班列是推动亚欧大陆经贸深度融合的“加速器”。从最初的“一条线”到如今的“一张网”,中欧班列不断拓展新线路、优化新服务,货源品类日益丰富,货值稳步提升。降低了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物流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无论是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样的传统物流枢纽,还是中国内陆腹地的诸多城市,无不是依托中欧班列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和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是践行“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中欧班列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与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精诚合作的结果。从政策沟通到设施联通,从贸易畅通到民心相通,中欧班列不仅是商品的运输线,更是文化的交流线、友谊的联结线,增进了亚欧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余年栉风沐雨,十一万列砥砺前行。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赋能、绿色理念的融入以及通关便利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中欧班列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相信未来,这条承载着共同梦想的“钢铁驼队”,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造福各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张林伟、张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