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

广元朝天:以监督之剑破局 为“十五五”开局护航

时间:2025-11-2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十四五”收官在即,5年经济增量超35万亿元、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居全球第一、102项重大工程落地见效,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方位、全过程的有力监督。站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绘就“十五五”发展蓝图。作为监督执纪的“主力军”,更应该深刻领悟“管党治党越有效,发展保障越有力”的内在逻辑,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传承好践行好“十四五”监督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用更精准、更高效、更有力的监督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监督护航开局,重点在把牢政治引领的“定盘星”。二十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部署工作直指监督任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全年监督都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对标对表、跟进监督,指引发展不偏航、执行不走样。下一个“十五五”时期,政治监督必须聚焦更准、更有力,一方面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工作部署清单上的12项重点任务作为监督清单的“头号任务”,紧盯规划编制是否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确保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聚焦重要领域发展、重大工程实施、重要政策精准到位,通过清单监督、专题监督、现场监督等方式纠正工作落实中的温差、落差和偏差,确保各级党组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让“国之大者”始终成为监督工作的主旋律。

监督护航开局,关键在激活点穴化瘀之“气”。创新、绿色、民生,是“十四五”的“点穴之处”。“十四五”时期,苏州紧盯科技项目、经费使用、成果转化,开展全过程监督;山东紧盯产业转型升级严控“三高”项目落地;浙江紧盯新业态及时查补监管短板,这些做法为“十五五”监督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十五五”时期问题矛盾叠加,监督需紧盯问题、集中发力。着眼培育新质生产力,紧盯科技项目评审、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开展全程监督,为新质生产力松绑护航;盯牢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借鉴“室组地”联动机制,严查违规招投标、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守住廉洁底线;瞄准改善民生的就业、收入、社保“三大关切”,整治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乱象,把发展的“水滴”切实滴在民生“禾苗”上。

监督护航开局,根基在织密常态长效的“防护网”。“十四五”时期形成的“日常监督+专项督查+整改闭环”工作体系,为监督常态化提供了坚实支撑。“十五五”时期改革发展任务更重、风险挑战更多,监督更要向常态化、长效化深化。要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搭建跨区域、跨部门“监督联合体”,通过“百姓问廉”“敲门问需”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要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督效能,推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政务数据全程可溯,让“牛栏关猫”式漏洞无处遁形;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明确容错纠错边界,既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又激励干部敢闯敢试、担当作为。

时代接着时间的接力棒走到了“十五五”,时代的号角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乐章。监督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制度,也是保障工作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唯有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以精准监督为准绳、夯实长效监督基础,清除遮障、摸清底牌,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让“十五五”规划从愿景目标走向美好现实,为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好坚实基础。(广元市朝天区纪委监委:龚春)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