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

钢铁动脉澎湃不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时间:2025-11-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据悉,今年前10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3.78亿吨,同比增长3%,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装车18.6万车,同比增长4%,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系列亮眼数据,不仅标志着铁路货运能力的显著提升,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与循环脉络的畅通。这条绵延的钢铁动脉,正以日夜不息的澎湃运输,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可靠的运力支撑。

保通保畅,筑牢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大动脉,其运输效能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前10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33亿吨,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战略、精准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的担当作为。17.32亿吨的煤炭运量,特别是11.78亿吨的电煤运输,有效支撑了能源保供大局,为工业生产与民生用电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冶炼物资、粮食发送量分别实现9.1%和13.8%的显著增长,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稳定与粮食安全的基础牢固。在宏观经济面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铁路货运展现出强大韧性,以其稳定、高效、大规模的运输优势,畅通了国民经济循环的血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彰显了国有企业在关键时刻的顶梁柱本色。

提质增效,激活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新引擎”。衡量运输体系的质量,不仅看“量”的增长,更要看“质”的提升。前10月铁路货运数据的另一大亮点,在于运输结构的持续优化与物流模式的创新发展。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量达142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2%,增速迅猛。这反映了铁路部门积极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广“公转铁”、“散改集”以及多式联运的显著成效。特别是“一单制”物流产品累计订舱3万标准箱,这种旨在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物流服务创新,有效简化了运输流程,减少了货损货差,显著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它打破了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壁垒,推动了运输服务向标准化、一体化迈进,是铁路部门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生动实践,为构建集约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

互联互通,打造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铁路货运的蓬勃发展,不仅局限于国内网络,更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乃至更远区域绘就联通图景。1至10月,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2.8万列,同比增长7.8%,这支“钢铁驼队”的稳定开行与增长,强化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同样表现抢眼: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发送量达452万吨,同比增长14%,已成为辐射东南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120万标准箱,同比激增64%,充分展现了其作为连接“一带”与“一路”、支撑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价值。这些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稳定畅通与效能提升,有力服务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浩荡前行的货运列车,承载的是物资与商品,汇聚的是信心与希望。前10月国家铁路货运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中国经济强大活力和巨大韧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战略、勇担社会责任的有力证明。展望未来,随着铁路网络日益完善、运输组织不断优化、服务品质持续提升,这条钢铁动脉必将持续迸发蓬勃生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加磅礴的运输力量。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而高效运转的铁路货运,正是这壮丽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胡淼)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