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合元:物联网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应关注10方面内容
发布时间:2018-12-04 16:59:34 | 来源:物联网世界 | 作者:物联网世界 | 责任编辑:胡俊11月19日,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在广东惠州市潼湖科技小镇举办。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续合元以“物联网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续合元在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上发言。
续合元认为,物联网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十点值得关注。
一、物联网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信通院对数字经济的测算数据,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当年GDP 32.9%的比重。其中数字产业化部分约占7%;和行业数字化转型非常紧密的产业数字化部分,约占25%,这一点与2005年的7%份额相比,增长显著。而且像农业、工业这些传统产业,近年来都在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等的变革与飞跃,物联网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十分显著。
二、概念驱动、理念渗透、产业进入,物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物联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开始,到2010年,基本以行业内示范应用,单个企业垂直部署为主要推进手段;2011到2015年,代表性的应用是智慧城市和可穿戴硬件,在这里能看出政府牵头推动多行业集成联动的战略,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加速溢出;2016年以后,传统产业对物联网的需求开始显现。这期间,广域连接技术爆发、处理技术一步步工具化,以及IT/CT/OT巨头悉数进入IoT,这都加速了物联网的产业化应用。
三、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和规模化消费市场是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
智慧城市社会公共服务、车联网、智能家居可以归纳到人口级市场应用。这些主要是消费领域,市场推动居多。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世界众多国家都在利用物联网重塑制造业,重构国家竞争优势。这一块政府推动相对较多。
四、物联网三大发展态势:从简单到高端,从政府向市场,从单点向生态
从简单应用向高端应用转变:物联网具备开放、协同、创新的特性,将实现与更多ICT技术的高度集成,深入渗透到行业中的各个环节。
从政府投入向市场主导转变:包括感知、通讯、平台,应用在内,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入局企业甚多。而且,很多的事都开始由产业联盟在做,政府的作用逐渐弱化,资源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
从单点发力向生态体系转变:我国领军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行业企业均发布了自己的物联网生态战略,产业生态之事纷纷被提上议程。
五、工业互联网两类应用:大型企业集成创新、中小企业应用普及
因为我国制造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按照企业规模分成两类。三一重工、海尔、徐工信息这样的大型企业制造技术可以与国外匹敌,主打集成创新;更多的中小企业因数字化都没有解决,主打的还是应用普及。因此具体的应用如何实施,就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六、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工业环境由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要素,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组成。在这之中,网络体系负责全产业链的泛在深度互联;平台体系作为连接枢纽,负责数据的汇总处理与分析,成长为智能制造的大脑;安全则无论何时都作为抵御风险威胁的保障,确保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七、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一大联盟、两大阵营、三大路径、四大模式
一大联盟指的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两大阵营指的是应用型企业(包括离散和流程型制造企业)和基础性企业(包括基础电信、互联网、自动化、软件、集成商等);三大路径指的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提升,面向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延伸,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四大模式指的是基于现场连接的智能化生产,基于企业互联的网络化协同,基于产品联网的服务化延伸,基于供需精准对接的个性化定制。
八、离散行业工业互联网路径探索
工业互联网应用型企业包含离散行业和流程行业两大类型。其中,离散行业也可以分成两类: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离散行业,像航空、船舶、工程机械这种,设计环节侧重网络化协同设计,生产环节侧重单点的工艺优化,管理环节侧重供应链的优化管理,运维环节侧重设备的健康管理;对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离散行业,像汽车、家电、电子这种,设计环节可以加强个性化设计,生产环节加强质量优化,管理环节加强生产管理优化,运维环节就注意后市场维护。
九、流程行业工业互联网路径探索
这里主要有三大问题可以解决,并且由此演化出三种路径:第一类,以数据+模型驱动的全流程优化路径,解决效率问题;第二类,以数据可视化为核心的HSE系统路径,解决安全问题;第三类,以基于数据的全供应链优化为路径,解决效益问题。
十、物联网产业面对技术、产业、生态、标准、安全的多重压力
现在的物联网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基础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高端传感器等关键器件的技术和制造水平相对落后;产业提升作用未完全显现: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改造成本高,投入大,周期长;标准、知识产权、开源开放等配套服务作用不突出;生态类型多而竞争力不强;安全存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