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文产展风华,聚势崛起谋共赢!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浔阳区盛大开启
发布时间:2022-06-20 14:44: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熊婷婷 张娅 | 责任编辑:乔一“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千年的浔阳古城,数不尽的古今贤哲吟咏她的绝代风华;江南的繁华都市,众水汇集于此,名江名湖名山,赋予她无法企及的钟灵毓秀。于6月20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在浔阳区举办。
浔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以建设文化大区和文化强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千年文化资源优势,狠抓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全区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风华正茂的良好态势。截至2021年底,浔阳区共有规上文化企业18家,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在全市排名第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
抢抓项目,撬动文产发展新势能
注重产业集群,突出项目引领。浔阳区充分整合提升区域文产资源,有序、高效、协调地开展文产项目招商、安商工作。对已经对接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对有意向来浔投资的企业加强沟通,对正在谋划的项目深度挖掘。
在今年5月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千艺工人文化宫文创园项目、巨川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融创阅读式清吧项目、双峰广场街区式书院生活综合体项目集中开工。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以新旅文化旅游城、浔阳里1723、广而易文创园、颐高文创园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颐高文创园已经形成以万娱互动为龙头带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广而易文创园依托广而易文化传媒潜在瞪羚企业,正在吸引最新潮最时尚的文化元素集聚发展。
创优机制,激荡文产发展新活力
以创新机制为抓手,优化文产发展软环境。浔阳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责任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相继制定出台《浔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浔阳区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浔阳区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11条》(试行)等支持政策,不断加快推进浔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大对文化产业配套资金的投入。
2021年,全区配套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共计1935.5万元,其中仅“浔阳里1723文产产业”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就获批财政专项资金1800万元。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引导,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我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对省、市扶持政策的落地宣传,2021年辖区内“九江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补助项目”获批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广而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直播平台打造”、华龙画廊“建党百年系列艺术展活动”等项目共获批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4万元,帮扶辖区文化企业昂戈鹿教育集团成功申请省级“文企贷”资金300万元,这也是2021年全市唯一一家成功获批“文企贷”企业。截至2021年底,我区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金额排名全市靠前。
培育品牌,注入文产发展新动力
高位推动,高效联动,高频沟通。浔阳区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频调度转企升规工作,压实部门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截至2021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数量18家,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同时,注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积极搭建人才创业平台,多次召开人才工作调度会,研究高质量人才公寓、医疗、教育等配套政策,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人才政策宣讲,筑巢引凤托起“人才梦”。
围绕浔阳红色历史举办“浔城记忆”线下讲座,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参与人数达到6000余人。利用各重大节日,开展“虾兵蟹将”美食节、国潮音乐嘉年华、浔阳里1723游乐美食节、惠民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并借势电商直播平台,推出100多种各具浔阳地方特色的文产创意产品,实现节日经济产值310万元。同时,利用九派浔阳、浔阳融媒、浔阳文产等新媒体平台,为文产消费季活动助力,宣传推广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第一名。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浔阳区委书记张宁表示,要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激活浔阳业态,“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以烟水亭为内核,整合甘棠湖、李公堤等优质人文自然景观,联动庾亮南路、塔岭南路、老地委大院等历史文化街区,让中心城区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添人气,推动文化产业向“全域、全季、全业、全民”拓展。(图文:熊婷婷、张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