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黄铁路机辆公司:跨越千里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发布时间:2023-12-12 10:24: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剑 徐鹏飞 | 责任编辑:郭顶

在祖国北纬38度线上,有一条流动的“钢铁运河”,每年将3亿多吨的晋蒙陕“乌金”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津冀鲁大地和环渤海港口,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千座城市,这就是国家西煤东运的黄金通道、担负我国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神圣使命的“朔黄铁路”。

在朔黄铁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使命、勇担重任,常年以机车驾驶室为“作战指挥所”,以千里朔黄铁路线为能源保供“战场”,手握闸把,在不足三平方米的机车驾驶室里挥斥方遒,操控着5000吨列车、万吨列车、两万吨重载列车,全力以赴驰骋在保供运输主战线上。为了能源运输安全稳定,他们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昼夜不歇,在重载运输一线挥洒汗水,用责任、担当书写温暖民生答卷。他们是“机车乘务员”,又名“火车司机”,在西煤东运大动脉上,用忙碌的身影定格下“能源保供”动人画面。

驾驶“巨龙”奔腾 带去光和热

初冬时节,海拔1533米的山西省神池县,最低温度逼近零下十度,滴水成冰。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输通道的咽喉站——神池南站,数十列重载列车集结待命。

“28006次,神池南站16道信号开放好了,发车。”

“28006次,神池南站16道信号开放好了,发车,司机明白。”34岁的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冯飞飞和车站值班员履行车机联控后,与学习司机对机车仪表显示进行互控:“总风900kPa,均衡风缸600kPa……。”互控完毕,只见他伸直手臂,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向前方:“绿灯,发车!”

随着一声粗犷的风笛声,两万吨重载列车缓缓启动了。

自“百日大会战”以来,朔黄铁路2000余名机车乘务员风雨兼程、日夜奋战在保供一线。“一个月跑10趟车,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常态,为了完成保供任务,我们一刻也不能耽误。”冯飞飞说道,最紧张时,他们洗漱、出勤都是小跑前进。

面对“百日大会战”运输任务紧张局面,朔黄铁路机辆公司统筹安排,第一时间对全体机车乘务员发出“决胜百日大会战”倡议,要求在保证重载列车运行安全前提条件下达速运行,提升朔黄线的运输效率。根据两万吨重载列车、1.6万吨列车、万吨列车操纵办法和列车操纵原则,结合上行高坡区段限速地段的坡度变化、曲线半径、分相位置等因素,以安全达速为原则,科学制定施工慢行列车操纵指导意见。并对每一列列车运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挑拣出典型的列车操纵曲线案例,利用机车乘务员学习会时间进行讲解,进一步提升机车乘务员的操纵水平。

朔黄铁路充分发挥铁路优势,增加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公转铁”运输,为电煤保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目前,朔黄铁路两万吨重载列车日均开行33列,以33%的开行列数承担了53%的运量任务。一列两万吨重载列车,相当于分流576辆公路煤炭重型货车的运能,减少碳排放约228吨。1吨煤炭发电约3000多度,一个普通家庭平均每月用电量按250度计算,可以满足17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给千家万户带去光和热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公路运煤造成的超载、污染等问题。

列车驶过北大牛站,一路上话语不多学习司机程俊楠,告诉司机冯飞飞,“师傅,这个区间咱快了一分钟。”程俊楠是冯飞飞的搭班“伙计”,时不时给冯飞飞水杯里加点温水,每过一个区间,他都会记下列车运行时分,并根据列车运行情况做着标准互控。

当两万吨重载列车驶过第一座山,进入原平南车站,冯飞飞和伙计看着机车监控上“画出”的列车曲线图,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精神也放松了很多。

技术支撑重载 温暖“保供”路

“以前开行两万吨重载列车,从神南站开车时起,我们基本上都不敢喝水,一路上精神十分紧张,手心全是汗。现在好了,开行两万吨重载列车没有之前那么紧张,因为现在有操纵技术做支撑,不敢说好开,但我们可以适当地饮水了……”冯飞飞边说边饮了一大口水。尽管已有10多年驾龄,但他始终认为,240公里朔黄铁路西段,没有一个地方好开。

朔黄铁路西线神池南-西柏坡区段,穿行于恒山、云中山脉和太行山系,海拔落差达1364米,15次跨越滹沱河,山高坡陡弯急,具有海拔高、护坡高、坡度大、曲线半径小、桥隧长等典型复杂山区铁路特点。两万吨重载列车长度达2700米,运行在长大坡道区段,车头与车尾的高低落差能够达到30米左右,接近一栋10层大楼的高度。在这样的线路上开行重载列车,犹如在钢丝上跳舞,稍有差池便会发生行车事故。

在两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初期,由于操纵技术和开行经验匮乏,各种“疑难杂症”接踵而来,时刻威胁着两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也给从控值乘的机车乘务员造成心理阴影,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机车乘务员很抵触值乘从控牵引任务。

面对线上两万吨重载列车开行中遇到的操纵难题,朔黄铁路成立重载委员会、两万吨技术攻关小组,对列车安全运行系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先后40余次优化两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办法,解决操纵难题20项,列车长大下坡道区段制动周期由19次缩减至12次,停车缓风率由59%逐年下降到21%,车钩平均受力控制在1000KN以内,列车运行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百日大会战”期间,为了提升两万吨重载列车平稳安全运行,这支由机车乘务员“精英”组成的两万吨技术攻关小组,针对操纵技术薄弱的列车司机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教,不断提升操纵技术水平。“最近运输任务一直居高不下,师傅们的操纵很重要,一次操纵失误便会导致停车缓风,甚至发生行车事故,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运输秩序。这段时间,我们加大了帮教力度,争取对操纵技术差一点的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进行全覆盖帮教。”两万吨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宋建坤说道。

如今,随着对操纵技术的不断优化,机车乘务员开始从心理上接受两万吨重载列车,不再有高度紧张的心理。“操纵列车的每一步,提示卡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现在,我们操纵列车前只要读懂、领会提示卡,那么操纵两万吨重载列车就有了底气!”冯飞飞说。

“原来下山途中,两万吨重载列车停车缓风概率很高,容易追上信号,现在两万吨重载列车停车缓风概率明显比以前低了很多,车也好跑了很多。”冯飞飞补充说道,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

从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驾驶列车时可以放心饮水,到降低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停车缓风概率,两万吨重载列车操纵技术作了重要支撑,这技术转化的背后,是实打实的“保供动力”促进,既温暖了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的心,也温暖了千里朔黄这条保供线。

坚守保供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华灯初上、璀璨灯海的背后,是保供人的坚守。

11月10日夜晚,灯光照亮了肃宁县城的上空。道路上,车辆如长龙在奔跑,路口的红绿灯,永不熄灭地交替闪现,仿佛为这座城市的夜晚奏着乐歌。

在县城北边的朔黄铁路机车调度室,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郝忠正在测酒、抄录运行揭示,他和伙计开始了“筑梦灯火万家”的征途。这是他们“百日大会战”以来的第25个夜班,但从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一丝疲倦,整洁的工装上,一枚闪闪发光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显得格外耀眼。

“从九月份到现在,两个月时间,我们中途间休了两天就回来上班了,在能源保供关键时刻,能多出一份力量就多贡献一份力量。”为了满足线上人员顶得上、顶得住、顶得久,作为拥有十六年党龄的他,主动放弃休假请缨上线值乘列车。

同时在机车调度室的另外一个角落,前来退勤的两万吨重载列车司机刘建国,精神状态相比郝忠差了很多。不过这个时间退勤,对于他来说是无比的“满意”,心头涌动着一股幸福的暖流。因为下班后可以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待第二天再次踏上保供之路。

能源保供是一份使命,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与能源保供打了十九年“交道”的刘建国,扎根朔黄铁路运输一线,创造了安全行车2052趟、累计行车83.3万公里的骄人成绩。翻开他的司机手账,在最后一页写着三行不太整体的钢笔字,让人瞬间读懂了保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心连着民生福祉:“别人节假日团聚,我们奋战在保供一线;别人用光的时候,我们在黑夜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别人需要取暖,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与两万吨‘巨龙’搏斗保电煤供应”。

成就有声,奉献无言。万家团圆时,有他们闪耀的坚守;华灯璀璨中,有他们忙碌的身姿;凛冽的寒风中,有他们坚实的脊梁。简短的三行文字,诠释了机车乘务员不为己、不为利,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发扬了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和实干奉献的敬业精神。

长期以来,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以车为家、与路为伴,穿山越岭,履职尽责,驾驶着钢铁“巨龙”一路前行,只为给更多人带去光明和温暖。在“百日大会战”期间,部分机车乘务员主动放弃休假,请缨上线值乘列车,日均增加上线人数20人,为能源保供提供了坚强人力保障。

机车轰鸣、铁龙飞驰,这群保供人秉承“负重争先、勇于拼搏、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火车头”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昼夜奋战在能源运输第一线,以坚守告白祖国和家人,用责任书写家国情怀,守护万家灯火,温暖百姓生活,跨越千里镌刻下国能保供人的风采。(刘剑 徐鹏飞)